馮品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終身講座教授)
自2020年初新冠病毒大流行以來,由於保持社交距離以及隔絕病源的種種措施,遠距交流成為工作與人際溝通的重要趨勢,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也不再僅存於電玩世界。雖然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科技早已經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某種意義上,新冠疫情無疑趨使我們加速走向數位前沿的元宇宙(metaverse)時代。社群媒體領袖臉書(Facebook)於2021年10月正式改名為Meta,希望結合虛擬實境、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及各種尖端科技,以期在元宇宙領域引領風騷。雖然社群媒體監督團體認為此舉多半是為了轉移臉書散布不實訊息或是仇恨思想遭到的批評,但此舉仍極具象徵性意義,代表人類世界已進入數位發展的全新階段。作為人文學者,筆者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必須深切思考人文社會研究在元宇宙時代所要扮演的角色,並探索可能的研究途徑。以筆者淺見,近年來興起的人工智慧人文學(AI humanities)提供了人文社會研究積極介入數位科技領域的可行之道。
人工智慧與人文科學的關係與互動實際上並非新興議題。例如在1985年電腦科學家瑞奇(Elaine Rich)就指出,人工智慧要進步,就必須獲得更多有關語言、人類與世界的知識,並且發展可以利用這些知識的科技。而這些領域多半與人文科學研究重疊,也因此有機會進行跨領域的互動(122)。二十一世紀初冒現的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即展現這些互動的具體成果。台灣人文學界在數位人文學方面的發展也早就頗有所成。國科會先後推動過「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2-2007) 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2)。而在這兩個大型研究計畫扮演重要角色的歷史學者林富士曾撰寫〈何謂「數位人文學」〉,介紹此一領域的發展與內涵。林富士提到,數位人文學「是指結合了數位科技與人文研究的一門學問或學術領域,主要旨趣是利用數位科技探討或解決人文領域的問題,或是從人文的角度探索、反思數位科技如何形塑人文世界」(97)。林富士並以印度教三大神祉中結合毀滅與創造於一身的濕婆形容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的發展(98),援引各種宗教經驗形容人類在虛擬世界可能發生的身心解離現象,諸如時空穿越、魂遊及觀落陰等等現象(100)。林文以宗教與語言作為介紹數位人文學的結語,不僅展現作者本身的學術背景,也實地展現如何從人文角度思維科技變遷。而文中所提及的人類未來在網路世界的身心感知與活動,也恰好描繪了我們正面臨的元宇宙情境。
人工智慧人文學或可包涵在數位人文學的範疇內,但是研究焦點則在人工智慧科技的發展與影響。羅素(Stuart Russell)與諾維格(Peter Norvig)在人工智慧經典教科書談及此領域的發展歷史,認為人工智慧自始就旨在複製人類的創造力、自我提升以及語言等等能力(18)。因此,即使人工智慧源於理工領域,其根源及發展與人類以及人性息息相關,得到人文學者的關注亦可謂其來有自。
人工智慧人文學是因應當前人工智慧的飛躍發展而衍生的跨領域學科,而此一學科的名稱則是近幾年方才出現。至於研究方法與內容,韓國的中央大學人文學研究所(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ung-Ang University)所執行的人工智慧人文學計畫當可作為借鏡。該所於2017年起獲得南韓國家研究基金會的經費支援,積極整合國內外相關學者進行跨領域研究,主要從五個面向進行研究,包括人工智慧關係與傳播研究、人工智慧倫理、人工智慧資料詮釋學、人工智慧資料批評以及人工智慧社會文化研究,每一面向皆涉及許多人文社會學科。計畫設立了五項執行策略,分別為建立人工智慧的學術研究系統、建立人工智慧的教育系統、預測個人與社會因人工智慧所產生的改變、發展人工智慧研究方法以及人工智慧發展與人文學。實際的學術研究成果包括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發行了《人工智慧人文學期刊》(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ities),也出版了涵蓋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社會研究等不同領域的專書。對於一個方興未艾的領域,韓國中央大學的團隊建立了人工智慧人文學的基本架構與方向,提供跨領域的交流平台,促使不同領域的學者持續發掘此領域的研究潛能,可謂人工智慧人文學的重要推手。
筆者認為人工智慧人文學的文學面向有諸多值得探索之處,特別是推想文類(speculative genre)的相關議題,因為文學想像經常先行於現實發明,甚至啟發了許多新興科技。例如「元宇宙」的名詞並非科技人的原創,而是來自推想小說。早在三十年前,美國作家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就在《雪崩》(Snow Crash, 1992)中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小說中科技受控於資本主義是《雪崩》在高科技冒險故事的框架下所要探討的重點。作者同時也在小說中植入種族主義、官檢監控、創世神話與末世想像等等主題,不僅僅提供了元宇宙/超元域的名詞與空間想像,也提供各種批判的可能。如果推想文學能夠引領諸多新科技的發展,《雪崩》無疑提供了最佳例證。
世紀之交出現的經典科幻電影《駭客任務》(Matrix, 1999),也透過視覺媒體想像現存人類世界只是電腦模擬情境的可能。電腦科學家和電玩研究先驅佛克(Rizwan Virk)認為,時至今日史蒂文森的科幻故事已經成為一種「科技社會想像」(a “technosocial imaginary”),是掌握在矽谷巨人手中的集體願景。如果這些科技企業繼續大力推動元宇宙的發展,我們極有可能會迅速逼近他所謂的「模擬點」(the Simulation Point),進入如《駭客任務》那般真實與虛擬交纏的情境。屆時不論我們是模擬世界的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s, NPCs),或是遊戲中進行角色扮演的虛擬化身,都很可能早已經成為電腦生成的超寫實模擬世界之一員(Virk)。《駭客任務》系列對於人工智慧主宰人類命運提出極為闇黑的想像,不但影響大眾思維甚巨,也道出人類對於人工智慧最深沉的恐懼。
在現實世界中,近來對於人工智慧討論聲量最高的莫過於ChatGPT的橫空出世。這個在2022年底由創投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在短短數月之間引起廣泛討論,而來自於人文學界的意見大多表達的是疑懼與焦慮。ChatGPT以海量的大數據資料庫提供各式各樣的資訊,甚至只要一定指令就可以衍生完整的文章,理論上是極其有用的人工智慧產物,但是卻引發如剽竊等等的倫理問題,以及取代人文學科畢業生、搶走他們工作機會的疑慮。就連OpenAI的前任金主馬斯克(Elon Musk)也出言警告,強調人工智慧的危險。他宣稱昔日之所以支持ChatGPT的發展是因為谷歌(Google)長期忽視人工智慧的安全性,但是ChatGPT出現後,他認為這個系統相當「可怕」,而現今世界非常可能出現極其危險的強人工智慧(strong AI)。今年三月底馬斯克也和許多科學家共同發表聲明,呼籲暫緩發展人工智慧的競賽,以免造成科幻小說所想像的災難情境。就連投資人工智慧產業的企業主都如此戒慎恐懼,格外讓人警醒。
然而筆者認為類似ChatGPT的人工智慧系統是當前人工智慧人文學極佳的研究對象。而為人文教師,我們也應當勉勵學生更積極發展批判思維,從不同的面向思考科技進程對於人類與人性的衝擊,以及學會提出「對的問題」,以便有效善用各種新科技,而不是陷入受到機器控制與取代的恐慌。至少迄今為止,像聊天機器人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慧系統,還是仰賴大數據資料庫所提供的資訊,應對使用者的需求,主要的功能是串聯字句,可能因為觸類「誤」通而產生可笑的謬誤。與其擺盪於畏懼受到超強人工智慧的控制以及嘲笑聊天機器人的兩極,我們可以從人工智慧人文學的角度探索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模式,更積極地應對科技不斷飛躍進步的現實情境。這篇短文只是一個開始,也希望引發更多的討論,共同檢討人文學科如何面對新科技的挑戰。
(*本文有部分以〈元宇宙時代與人工智慧人文學〉為題,發表於《人文通訊簡訊》。請見《人文通訊簡訊》23.4 (2022): 32-37。)
參考資料
Rich, Elain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Humanities.” Computer and the Humanities 19.2 (1985): 117-22.
Russell, Stuart, and Peter Norvi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3rd ed. Essex, UK: Pearson, 2016.
Virk, Rizwan. “The Metaverse Is Coming: We May Already Be in It.” Scientific American. 22 February 2022. Web. 27 July 2022.
林富士。〈何謂「數位人文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2 (2018): 93-100。。
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雪崩》(Snow Crash)。郭澤譯。微信讀書版 本。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馮品佳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暨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並任陽明交通大學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中心及亞裔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交通大學教務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外文系系主任,交大電影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Fulbright 訪問學者,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2005-2008),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2009-2011, 2014-2015),國科會外文學門召集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合聘研究員與史丹佛大學人文社會中心國際訪問學者。曾獲得2015年第59屆教育部學術獎,2007年、2010年與2013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22年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9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2021年獲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第26屆傑出成就獎。研究領域包括英美小說,女性書寫,離散文學與文化研究,少數族裔論述以及電影研究。論文發表於《歐美研究》、《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Contemporary Women’s Writing, Feminist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ELUS, Tamkang Review等國內外期刊。著有中外專書數本;譯著有 Love 以及《木魚歌》。
Comments